俞氏网 yusw.net
 

中华俞氏宗亲联谊总会主办

南楚俞氏宗亲联谊分会协办

【旁征博引】俞鹏飞:俞樾寻祖之路,路漫漫其修远兮(总第109期)

【旁征博引】俞鹏飞:俞樾寻祖之路,路漫漫其修远兮(总第109期)

原创 上海 知俞先生 俞学交流 2021-07-08 20:54
踏古


俞樾一直怀有“籍谈数典忘祖之惧”的内疚,“余方自愧家世寒微谱牒缺,如有籍谈,数典忘宗之惧恶足”,他追究原因是“先世多隐于农,故谱牒不著”,“尔后又无考。如有籍谈,数典忘宗之惧恶足”,关键是祖上一直务农,缺少文化。他也多次向温州、婺源的俞氏同僚、学生了解自己的祖先。

章紫伯“抛砖引俞”
俞樾23岁,即1844年,那时还居住在临平,同乡文友,南浔荻港章紫伯送他一块“永嘉砖”。永嘉是西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,在公元307—313年之间。
南浔章紫伯(1804-1875年)名愫,字紫伯咸丰二年(1851)恩贡士,是晚清杰出的书画家、收藏家、鉴赏家。祖上是荻港章氏大姓望族,他从小受到很好的家庭熏陶,学养深厚,博学多才。
永嘉砖长一尺,宽约半尺,青泥烧结,坚硬如锭,砖上四面有字,其文是:"吴兴乌程俞道由、俞道初兄弟治作之,永嘉元年八月十日立功。"一块晋砖,历世一千五百余年,已是弥足珍贵的古玩了,所谓“物勒工名”是一种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的制度,制作指器物的工匠,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,以便追踪、检验器物质量。
章紫伯赠送俞樾的古砖侧面刻有如下的文字:“吴兴乌程俞道由、俞道初兄弟治作之,永嘉元年八月十日立功” 。章紫伯的雅意是说治作永嘉砖的俞姓兄弟,也许是俞樾的上代祖宗。大有“抛砖引俞”之意。
后来俞樾固然转而求诸二十四史寻祖,找到俞姓前人五十余人进行考证,“所嗟谱谍无一二,三桓七穆凭谁说”,一块晋砖,引起俞樾漫长的寻祖之路。

俞永泰抄谱指引祖源
咸丰五年(1855年)俞樾任河南学政。御史曹登庸劾奏“试题割裂经义”,俞樾因而罢官。永不复仕。
俞樾得同年李鸿章之邀,担任苏州紫阳书院的讲习。同治庚午年间(1870年),俞樾49岁,在苏州讲书的俞樾,偶遇徽州婺源族人俞永泰,当时为候补县丞,俞永泰告诉俞樾:"天下俞氏皆出于徽州,其地曾流出俞氏十八派,如今俞氏家祠中仍有屋宇十八区。清明大祭,十八派皆有至者......俞氏子姓繁多,为婺源大姓。
俞永泰言之凿凿,不容人不信。他倒是有心人,不久果真把一份略谱抄来了。据这个谱,始祖为俞纵,二世俞归,三世俞贞,四世俞奇鸾,五世俞药,六世俞中、俞安、俞吉,七世俞永宗、俞永崇、俞永深、俞永源。这是发脉于宣城的“新安俞氏”的谱。
俞永源始宣州迁歙,他的儿子俞植,生俞昊、俞昱、俞晃、俞昌四人。昱迁浙,昌迁婺,所谓十八派,就是俞昌后裔。这样说来,迁浙的俞昱就是浙派的祖宗了。
祖脉的方向有了,俞樾还是不敢贸然肯定,但俞纵、俞归、俞药名重经史,虽非帝裔贵胄,俞樾也就以为“当不诬也”,也对得起身为大儒的俞樾。俞樾作《永嘉砖歌》对这两位前人已有赞语:“俞纵捐躯死兰石,俞归高论屈重华”。此时,离章紫伯“抛砖引俞”已经过去了11年了

俞彦彬请序认祖
又过去了29年,光绪二十四年(公元1898)俞樾已78岁,俞樾正在杭州诂经精舍讲学。正值《上虞崧城俞氏家乘》续修开始,族人俞彦彬来到杭州俞楼,请他作序,他欣然命笔,在为俞氏留下了一篇珍贵的序的同时。他也对自己的世系进行了考证,以期改变他数典忘宗的宭境。。
新昌俞氏静安派传至十八世俞希贤迁德清,宗谱中十八世载有俞希契、俞希曾、俞希颜等人名讳。与他所知的德清祖俞希贤的字递“行辈相当”,终算接上茬了。
他发现“余考见世系自始祖讳庄之下皆与新昌同而谱,所载之十三世讳俑者而至”。这是俞樾生平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始祖是俞庄,而且和新昌同谱,先祖是十三世俞俑。俞俑字仲本,崧城谱中误作“木仲”,所以俞樾在序文结尾也自署“第十三世木仲公后裔”。

路漫漫其修远兮,寻祖必上下而求索
俞樾是朴学大师,以求实切理为帜志,最注重的是考证,虽然为《上虞崧城俞氏家乘》作序,认祖为“第十三世木仲公后裔”,但也心存疑惑,古人重面子,不好纠错。
自俞俑至德清先祖俞希贤有五世是断谱。俞樾说:“其下旧派别不复载。自俑之下至希贤公,尚有五世不见于谱籍,与吾德清俞氏同祖则固可信也”。但俞俑之下五世根本没有断谱,新昌《五峰俞氏特恩祠宗谱》刚完成重修,明明白白记录了十三世俞俑,十四世俞天星、十五世俞政、十六世俞叙、十七世俞枢、十八世俞希闵。
对于俞枢,新昌宗谱記载:十七世枢,叙公子,字维新,行七一,配章氏,生四子希契、希曾、希颜、希闵,生宋宣和五年(1123)癸卯二月初九日,卒庆元五年(1199)已未正月廿五日。
俞希闵生于宋乾道二年(1166年),而吴兴俞希贤是元末到吴兴当提举大概时间是元末,相差二百年左右,从俞俑到俞希贤六百年中,只出现元末俞希贤一人,匆匆一晃又消失了。兄弟同辈人,古代繁衍隔代间距一般认定在20---30年间为一代,不可能代次相差几百年。
烏巾山俞氏一世祖是元朝的提举俞希贤,而《南埭俞氏家谱》并没有希贤公的名讳,而是见诸于明朝的御史沈松一脉的沈氏族谱序言中的记载。
这一疑问,对于俞樾考证大师,自然不会不知,所以对祖源,除了在《上虞崧城俞氏家乘》有那么一提,白纸黑字,无以修改,自此以后,再也没有在任何文章中提及。
俞樾孙子俞陛云干脆认为“谥祀待考”,光绪二十四年(1898)赴京赶考填写《俞陛云硃卷·履历》也承认:“始迁祖讳希贤,元时官提举。见(明)沈御史松《族谱序》”,“‘德清俞氏’其从新昌分支乎,谥祀待考。”也没有再提“第十三世木仲公后裔”。
德清地处浙、苏、皖交界,境内俞氏分布密集,仅新市镇就有三支俞氏,还有长兴小俞家俞氏、长兴俞家堂俞氏、双林俞氏、湖城導儒巷俞氏、埭溪俞氏、南浔俞氏、归安俞氏,德清乌巾山俞氏等十几个俞氏分支。各属新安俞氏、五峰杭派俞氏、婺源俞氏、五峰剡派俞氏等大派,各派俞氏犬牙交错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寻祖必上下而求索也。

图片